突然火了!有洛阳人说,我家四五代人都住在这里,根本就不知道
香山寺在山腰,白居易在这养老,白园有他的墓,碑上字不花,读着就踏实。
香山寺在山腰,白居易在这养老,白园有他的墓,碑上字不花,读着就踏实。
高铁抵达需先认清站点。若前往龙门石窟和关林庙,应选洛阳龙门站,出站后可搭乘地铁2号线直达市区,再换乘公交,25 - 30分钟就能直达景区。
最近洛阳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复原工程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,号称要打造"未来紫禁城",把紫微城核心区重新盘活,四门重建、城墙闭合,妥妥要再现盛唐宫城的霸气。最让我这个老洛阳激动又忐忑的是——我家跟这未来的世界级文化地标就隔了一条马路,以后推开窗可能不是广场舞神曲,而是
谁也没料到,这座平时不声不响的古城,今年悄悄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。
去龙门石窟、明堂应天门一带,选龙门站省时间,地铁2号线就能进城,再打个车十几分钟到石窟门口。
这轮热度来得有点出乎意料,不是海边,不是雪线,屏幕里一闪一闪的全是应天门的灯、城里一树树的花。心里“按下不住”,但真要动身,先把城市的骨架摸清,路才走得顺。
高铁选郑州东站最快,出站地铁就到,老郑州站更靠市里,车多也更挤。
别急着搜攻略,下面这份“分钟级”更新表,把官方刚上线、媒体刚曝光、游客还没排上队的项目,一次性摊给你。
当时光的指针再次回拨,定格在2021年那个冬去春来的夜晚;当熟悉的节日再次轮回叩门,2025年最后一个传统节日——“2025重阳奇妙游”落下帷幕,河大卫的“中国节日”奇妙游系列节目,已在时光的诗行里,走过了五个完整的年华,写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五个日夜的注脚。
伊阙两岸,香山与龙门相对而立。漫步龙门,遥望北邙,一条恢宏的中轴线贯穿南北,串联起定鼎门、天街、应天门,将隋唐洛阳城的盛世气象凝聚在这山水之间。
刚从福建回来,就直奔河南洛阳了。哎呀,出发前刷了全网攻略,脑子里全是古都啊牡丹城的标签。可住了这儿一个月,才发现,嘿,这地方跟网上说的差远了!今天就聊聊我这一个月的洛阳日子,保证让你对这座城有点新想法。
2023年过去一半,两座城市同时交卷,分数却写在完全不同的答题卡上。
国家牡丹园花样多,名字也讲究,拍照好看,年轻人喜欢在这儿凹造型。
龙门石窟登顶全国景区热度榜,洛阳文旅消费力冲进全国八强,将上海、广州甩在身后……2025年国庆假期,洛阳这座甫晋升“二线”的城市,已是毫无争议的“文旅顶流”、“流量新贵”。而时间线拉长来看,从汉服热、文创热到古墓热、博物馆热……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旅消费热潮里,
从二里头到汉魏洛阳城,再到隋唐洛阳城,中轴线从最初的构想萌芽,逐渐发展为中国古代都城最鲜明的特征,清晰展现了“中”这一核心规划思想由萌芽走向成熟的历程。
从灯火璀璨的大唐不夜城转场至洛阳应天门,两座古都的夜色在我眼前次第绽放。这一夜的巡游,恰似在时光长河中溯流而上,让我恍然大悟:为何西安的夜之华章能在文旅界独领风骚!长安的灯火如星河倾泻,每一束光都在诉说盛唐的传奇;洛阳的月光虽也温柔,缺少了那份令人心潮澎湃的魔
洛阳应天门旁,一座长10米、宽仅2.5米的老宅,在《梦想改造家》中迎来了一场艰难改造。面对这座委托人老温祖传的狭长建筑,智能家居定制品牌Yeelight易来与设计师孙华锋将智能与古都文脉深度融合,让这座曾经昏暗逼仄的老宅,蜕变为一座承载三代人生活的梦想新家。
洛阳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10月11日至12月31日,洛阳市将先后分三轮次发放消费券,开展5项文旅促消费活动,组合超低价的景区套票,覆盖酒店住宿、汉服妆造、精彩演艺、文创购物等多元业态,惠及广大市民及游客。
中秋夜,河南卫视的镜头扫过洛阳应天门,鹅黄裙摆像一瓣被月光点亮的桂花香,弹幕瞬间炸了锅——“嫦娥真身”。
2021年洛阳挂出一个招标公告,要花十几亿复建应天门遗址,网上炸了锅。退休老干部们摇头说根本是假文物,钢筋水泥搭的阙楼底下包着遗址,这哪算文物保护?但谁也没想到,三年后晚上七点半开投影秀,抖音上定位"应天门"的视频直接登上全国热搜。争议声里,这座隋唐洛阳城的宫